在担保行业中,由于客户群体的特殊性,担保机构在进行尽职调查?#20445;?#24448;往侧重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进行审核,而忽视现金流量表。然而,现金流量表的现金流量信息是一个企业经营状态好坏的“晴雨表”,它所表达的是在某一固定期间内,企业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增减变动情形,在对受保企业进行审查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对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企业经营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帮助担保行业从业人员在尽职调查时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
经营性现金流量及其在会计信息体系中的地位
现金流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第一要素,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血液”。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分为三大类: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所谓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就是企业投资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的现金流入额与流出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记录了企业经营性现金收支的情况,?#20174;?#20102;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是现金流管理的核?#27169;?#26159;评价企业获取现金流量能力、偿还能力和支付能力的重要财务指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可以不断增加企?#30340;?#37096;的资金积累,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开拓新市场、偿还债务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通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占现金总流量比重越大的企业,其生产经营状况就越正常,财务基础就越稳固,经营风?#31449;?#36234;低,现金流结构就越合理。只有良好的、?#20013;?#30340;经营性现金净流入才能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详见2015年第三期《中国担保》)
评论加载中...
|